作者:想吃就吃牛肉
天地元气彻底沉寂的时间,怕是又要提前个几年了,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代价。
嬴政心中清楚这个代价,但他也是下了狠心。
他宁可提前消耗掉这些元气,也要将其彻底利用到极致,转化为帝国的力量和建设。
这天地元气,不用白不用,留在天地间自然消散,不如为己所用,将其价值榨干!给别人用,更是不如给自己用!
皇帝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天下啊!
想要天下彻底融为一体,想要减少统治成本,增进各地交流和融合,那么基建道路建设,就是重中之重。
基建不能停,停了就要出大问题,影响帝国运转。大军强很重要,但是大军能开到哪里,更重要!只有大军开到哪里,哪里才是真正的统治土地。
但是基建也不能急,急了更会出大问题,劳民伤财,引发民怨。
只靠人力建设,属实艰难且效率有限,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投入。
现在有了这十二尊三十丈高的庞然机关巨人作为劳力,属实是节省了太多人力物力了,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许多过去难以想象的大工程。
这对帝国的建设发展,有着难以计量的巨大效果。
帝国一统,万象初新,需要建设的地方太多了,大运河、八方驰道、江河水利,还有嬴政的陵寝,以及几位女神的道场。
这些都是浩大的工程,这要是全靠人力,稍微急一点,那就是劳民伤财,耗尽国力民力。
如今有了这十二尊机关精金巨人,属实是省了太多功夫和资源,可以在确保质量和效率的同时,大大减轻对民力的损耗。
如此一来,原本被推迟的、嬴政自己的宫室翻修新建工程,也有余力在十年后,等主要基建完成后,正式开启了。
阿房宫不至于,但是非壮丽无以重威,新的帝国,前所未有的伟大帝国,也必须有新的象征权力顶点的宫室。
秦始皇帝七年到了。
无论妃嫔子女再怎么不愿意,亦或是愿意,嬴政也不愿再耽搁,开启了分封。
这是帝国既定的战略,皇帝的意志不容任何人反对。
分封正式开始。
春华之子,皇五子谦中,被封为益王,封国为益明郡(滇地),益明郡更名为益明国。
他过去滇地,是为了让他给未来大秦逐步蚕食、吞并中南半岛做前站,作为大秦南下扩张的桥头堡做准备。
春夏秋冬四女跟随嬴政一辈子,一直一心一意,恭敬侍奉。
她们孩子们之间的关系都不错,非常适合组团前往,共同占领开发东南亚的广阔土地。
春华得知这个消息时,哭得肝肠寸断,泪如雨下。
她一生侍奉嬴政,膝下可就这么一个儿子,除此以外就只有一个才四五岁的女儿了,儿子是她所有的依靠和希望。
第803章 海外分封(一)
现在竟然要将她唯一的儿子送到那狗去了都摇头落泪、环境恶劣、危机四伏的地方封王。
这一别,母子之间此生再见的次数真是屈指可数了,真正的天各一方。
她一辈子没向嬴政求过任何事,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儿子。
她一向乖巧温顺,谨守本分,但在得知此事以后,那份心疼和绝望让她再也无法保持平静。
泪流不止地苦苦哀求嬴政,声泪俱下,凄惨的哭声简直是闻者伤心,见者落泪。
她的请求也很卑微,不求儿子有多大成就,哪怕封个没有实权的县王也好。
只要不离开神都,孩子平淡一生也好,平安健康比什么都强。
但是嬴政还是狠下心拒绝了。
这是他看重的皇五子,自幼就聪慧坚韧,岂能为了母亲一时的不舍,让他做个无所事事的米虫?
更何况这孩子本身也不愿意一生做个米虫,作为他的儿子,流着他的血脉,这孩子自骨子里就有着野望,渴望着去建功立业。
滇地虽原始蛮荒,环境恶劣,却也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宝地,资源丰富,潜力巨大。
在那里做掌握一切大权的国王,开辟一方基业,相比春华的出身来说,对这孩子已经是莫大的恩赐和好前程了。
为此春华大病一场,大半年才恢复了精神。
皇六子皇七子乃是羌族美人所出,母族出身卑微,送去了九原郡做了县王,兼领数县监察要事。
皇十子皇十一子乃是秦人美人所出,出身富贵,母族乃关中名门望族,送去了定边郡做郡王,镇守北方边疆。
皇十二子实肴是魏纤纤之子,这孩子能力不差,给送去了辽西郡做衍王,辽西郡更名为西辽国,由他统治。
魏纤纤虽然极为不舍,哭红了眼眶,但她也知道嬴政的决定几乎无人可改,更何况,还有春华的例子在那摆着呢。
而且与去彻底的蛮荒之地相比,辽西郡虽然苦寒,但毕竟靠近中原,已有城池和基础,也算不错了。
原本她也不太好接受,但是和其她姐妹们那么一对比,她心里舒服多了,瞬间就能接受了。
凡事还是怕对比。
皇十三子恒久是惊鲵之子,这孩子主动请缨,愿为大秦镇守边疆。
这孩子继承了嬴政和惊鲵的天赋,能力非凡,心性强韧,还颇有野心。
只可惜,惊鲵出身太差,这至尊之位他没可能。
他也清楚自己的局限,所以当机立断,退而求其次,主动请缨占领要害之处,想要开辟自己的一片基业。
而且他还有“军师”给他出主意,她姐姐四公主嬴言,夫君是张良。
嬴政欣赏他的果断和能力,册封他为燕王,将战略要地辽东郡作为其封国,更名东辽国。
也就在这一年,嬴政正式派皇十四子化成,这是红莲之子;和皇十五子,绯烟之子大壮,一同领兵攻入朝鲜半岛,彻底吞并了还在纷乱的朝鲜半岛。
只能说非常顺利,毕竟差距太大了,不可以道里计。
朝鲜半岛被划为南北两国四郡,辽延、平壤两郡为东韩国,化成为东韩王。
百济、新罗两郡为东朝国,大壮为东朝王。
这个划分和定名颇具嬴政的恶趣味。
果不其然,红莲得知消息后,哭得撕心裂肺,整个人都成了泪人。
她一辈子都生活在中原腹心繁华之处,锦衣玉食,后来嫁到神都,更是天下最好的地方,享尽荣华,这一生实在是幸福美满。
她对于蛮荒贫瘠之地,一向是看不上的。
听说的也都是蛮荒之地多么多么不好,环境多么恶劣,日子多么多么艰苦难熬(虽然确实是事实)。
儿子成王了,还是最高等级大权在握的亲王,可为一国之主,这是好事,但是!
那是什么地方啊?
她还专门找姬琼去了解了一下辽东,都没等回自己宫中,当场便在姬琼宫中大哭起来,哭得几乎背过气去。
搞得姬琼都有些手足无措,她可得罪不起红莲这位深得嬴政宠爱的爱妃。
也怪不得红莲要哭,辽东都够苦寒难过的了,结果现在去的是更贫瘠、更艰苦蛮荒的朝鲜半岛,想想都知道,那哪里是人去的地方啊?
不过姬琼才是哭都哭不出来了,她儿子怎么安排还没谱呢,哪怕想过苦日子的亲王都不可能。
红莲想求嬴政收回成命,哪怕儿子不当韩王了也行,但是被明珠死死劝住了,坚决不让她去嬴政面前哭闹。
明珠可明白,这种分封大事,陛下决定的事情几乎无人可以改变。
现在去求也是没用,没用还忤逆陛下,让陛下心生厌烦,这可太蠢了。
有这功夫还不如求陛下怜惜,利用陛下的那一点愧疚,多争宠,争取再生一个儿子!
绯烟也是好不容易才调整好心态,虽说原本对儿子坐上那至尊之位就没抱太大希望,可也万万想不到这么快就出局了,而且是被分封到那苦地方。
那苦地方,尽是蛮夷野人,又贫瘠又落后又恶劣,儿子要多受多少苦啊!
绯烟最爱的人除了嬴政就是自己的孩子,现在这一别,不知多久才能一见。
以她的性子,在嬴政面前也是默默垂泪,不知哭了多少次。
嬴政也并非心里毫无触动,不心疼是假的,人非草木孰能无情?
但是嬴政一点也没改决定,定下来的事都是坚决执行,帝国的大战略,不容改变!
嬴政也不是将两个儿子丢过去就不管了,此番也是给了大量物资,给钱给地给爵。
硬是通过高额恩赏和优厚待遇,移民了四千多户人口,分别划给了化成和大壮的封国,作为建设的基础人口。
对于新地区的征服,必然是四元结构的。
最顶层自然是王族统治阶层、再向下是权贵管理阶层,之后是作为骨干,进行小面积区域管理的普通移民。即便是普通移民,到了当地以后,只要别太废太坏,怎么也能成为主要骨干。
再向下的就是被统治的当地土著了,当地土著会被再划分三等。
第一等就是积极配合天军的,这种会被吸纳进管理层,根据能力和顺从程度,地位或高或低。
第二等就是顺民,没什么能力的,主观能性也不够强的人,只能随波逐流,这种就正常安排为平民,编户入册,赐名赐姓。
第三等就是逆贼!统统贬为奴隶,并且不给捣乱的机会,全部送到神州换物资!帝国这么大,有的是地方安排!
对于当地土著原本的阶级身份和地位,大秦并不在乎,恰恰相反,地位越高权力越大,却并不配合的,那危害就越大,需要及时处理。
但是无论怎么做,都并不太困难,毕竟是文明层次的碾压,带来的是更好的一切。
主要摧毁的是当地原本的统治阶级,而这群人被摧毁后,普通土著是容易拥抱新的更好的新时代的。
反正不怕反抗,皇子们身后可都有强大的后盾!打?最不怕的就是打!
当地高层人士转换及时,那就吸纳进入管理层,这有利于统治。
但若是给脸不要脸,那就开杀!谁怕谁啊,这是外部强国征服,有着绝对强大的后盾,没那么多顾忌。
修建的港口也派上了大用场,利用便捷的海运运输物资,成本大大降低,效率大增。
并且特别关注构建大秦和朝鲜半岛的商贸,亲自使用朝鲜进贡的贡品,大肆宣扬,不遗余力的帮助建设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。
一切问题都是经济问题,经济越来越好,化成和大壮也就能越快真正吃下朝鲜半岛。
皇十六子贞吉,姬琼的儿子,这孩子原本血脉高贵,可终究还是被连累了,最终被封到代郡做郡王。
对此这孩子很是不甘,他也有野心,他也想做一国之主,他不怕苦,就是想当老大!
现在封他为郡王,已经是格外开恩了。
皇十七子有泽,乃齐国公主妫婉之子,因为母族的特殊身份,嬴政暂时没安排他。
上一篇:斗罗:系统早来万年,我虐爆唐三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