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时明月之政 第649章

作者:想吃就吃牛肉

  这么多年以来,他众多孩子中,没有一个早夭的,即使是体弱的、多病的,也都在神都安然长大。

  这就是因为神都汇聚了天下最顶尖的神医方士,再加上嬴政自身的修为救助,这才让所有孩子都能平安长大。

  如今,谦中是他第一个死去的孩子,而这孩子才不过三十有二,正值壮年,是真正的英年早逝。

  嬴政是皇帝,可他也是一个父亲。

  那是他亲眼看着从襁褓长大,从牙牙学语到一表人才少年郎的亲子啊!

  他又岂能不为之悲伤?

  如果在神都,他绝不会这么年轻就薨逝。

  这孩子临死都没有对父亲、对朝廷、对自己的命运有过任何怨怼之言。

  最后留下的泣血信件,也只是多言自己不孝,不能再侍奉双亲膝下,不能为父亲分忧了。

  而且因为其生活于蛮荒之地,条件艰苦,膝下长子亦是早夭,二子年幼,才刚刚懂事,无力承担益明国国王的重任。

  嬴政见信,那份悲痛难以自抑。对于他的这几个最年长的孩子,那些在他称帝前便已长大的儿子,他都是怀有最深的期待和情感。

  他的这个五子,最是贴心孝顺,为人谦逊知礼,能力出众,可如今却英年早逝了。

  嬴政遂强忍悲伤,下旨召回谦中的二子,改封为寿王,接到神都由自己亲自抚养,亲养膝下,给予最好的照顾和教育。

  同时,另派了一名行政经验丰富的臣子为大总管,前往益明国,暂时负责益明国之事,待寿王成年后再就藩承国。

  但是,悲剧并没有就此结束。

  春华因独子早逝,那份丧子之痛几乎要将她彻底摧毁,她悲难自抑,日夜哭泣,重病缠身,心无生志,对人世间再无留恋。

  不过半年时间,她也随儿子撒手人寰,于秦始皇帝十八年香消玉殒。

  生死离别之事,这只是开始。

  秦始皇帝二十一年,历经三十五年,耗费无数财力物力,嬴政的万年吉壌终于修建完工,巨大的地下宫殿和复杂的阵法也已经修建完成。

  玄女亲自检查和布置,确定阵法启动无误,能够有效冰封和养护凡人肉身后,嬴政决定开始进行最重要的步骤。

  嬴政不敢等到最后一刻再把重要的人送进去沉睡,那样风险太高。

  经过秘密商议,他的母亲,他最亲爱的皇太后赵姬,成为了第一个进入这座永恒陵寝,被冰封沉睡的人。

  秦始皇帝二十一年,皇太后赵姬崩。

  举国同悲,朝野上下缟素,嬴政为赵姬举行了国丧,以天子礼安葬,为赵姬凡人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
  同时,始皇帝开天地之先河,打破常规,为始皇太后上谥号。

  并且是极长、极尊崇的谥号。

  谥曰:徽柔圣母昭宪懿德勤敬睿哲始皇太后。

  实则并未入土为安,而是被秘密送入了嬴政的万年吉壤之中,以昆仑九幽玄冰冰封,沉睡于皇帝陵寝最核心、最安全的地宫深处,以地脉之气养护其肉身,静静等待天地元气复苏的时代到来。

  秦始皇帝二十五年,慈济文国公念端薨逝。

  举国同悲,百姓自发为这位救人无数、心怀仁慈的国公哀悼。

  嬴政更是悲痛万分,特许以天子礼仪安葬这位他深爱的女子,明面上都直接葬于皇陵。

  谥曰:昭德至仁惠世济民显文国公。

  实际念端也是与赵姬一样,进入皇陵以后,以九幽玄冰冰封,沉睡在地宫深处,等待未来的机会。

  其世袭罔替的慈济文国公爵位,被嬴政特旨降下恩典,赐给了卫庄和嬴仪的次子——卫朗。

  因念端出身贫寒,无姓无氏,故而也不需卫朗更姓,只是袭爵供奉祭祀即可。

  卫庄奋斗了一辈子成为了侯爷,到最后还没自己儿子爵位高。

  此时,帝国的太子争夺战也已经进入了白热化,几位年长的皇子,原本不错的兄弟感情,现在是一分也不剩了。

  许多尚未分封的皇子,也是一个个各自投靠兄长,站队拉帮结派,基本没闲着的。

  一个个是内结群臣,外连藩王,兄弟之间的内斗一个比一个下手狠。

  最先明确表示退出权力争夺、主动出局的是贤郡王大有。这位嬴政和念端,仁善之名遍天下的儿子。

  他不是被淘汰出局,主要是他心性善良,实在不想参与这种手足相残的内斗。

  他一开始争夺皇位的想法就不重,在念端“薨逝”以后,更加看淡了凡间的权势斗争,心中更是厌恶这种为了权力而闹得手足相残的事情,那些尔虞我诈的事情实在让他厌恶。

  故而私底下秘密找到嬴政,坦白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。

  嬴政了解自己这个儿子的心性,知道他不是争权夺利的人,也没有强逼他参与。

  然后给他封为了胶东王,将富庶但战略位置重要的胶东郡给了他做封国,让他远离权力漩涡。

  齐地终究距离神都太远了,而且当年吞并齐国太容易了,残存的抽象货色太多了。

  这些年嬴政又巡游过几次,狠狠在齐地杀了一批,但是终究是治标不治本。需要一个信得过、能力又不错的儿子去长期镇守。

  那地方现在又连接着前往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海上通道,战略位置重要,现在必须派合适的儿子去盯着了。

  秦始皇帝三十年,经过漫长的考察和权衡,嬴政最终立性格沉稳、心思深沉、手段高明、能力出众的嫡长子子笃为皇太子,正式入主东宫,成为帝国的继承人。

  芈云彻底心灰意冷,主动请求入皇陵沉睡。

  与此同时,廉郡王扶苏、信郡王天明、毅郡王豫德、惠郡王云需,他们不甘位于其下,纷纷请求外出开疆扩土。

  他们三十多年来在朝中结党营私,党羽众多,势力盘根错节。

  现在夺嫡失败,面对不再伪装、令人胆战心惊的皇太子,他们皆是心惊肉跳。

  可造反又不能造反,那就是找死。他们既不甘位于子笃之下,又担心日后被清算,也只有外出这一条路了。

  与其静静等死,还不如外出开疆扩土,另辟蹊径,在外闯下一番基业,后世子孙未必不能有机会夺回今天失去的一切!

  嬴政自然也不想他们兄弟手足相残,更不想因此引发帝国动乱。

  同样不想他们手下那么多有才干的能臣干吏、骁勇虎将白白死于内乱,亦或空怀壮志,碌碌一生。

  遂支持他们外出开疆扩土,将帝国扩张的重任交给他们,皆是改封为了亲王,赋予了他们大批的资源。

  这四兄弟虽然之前在太子之争中互为对手,此刻却因为共同的命运和目标而同病相怜,他们暂时不再内斗,而是团结一致,一同杀向遥远而富饶的身毒地区,去那里开辟属于自己的王朝。

  此时的孔雀王朝早已经陷入四分五裂之中,提供了绝佳的机会。

  随着一代雄主阿育王的逝去,继位之君懦弱无能,短短三十多年,这个曾经强大的帝国就已经在内耗中不复昔日荣光。

  整个王朝内乱不休,诸侯割据,分崩离析,距离彻底终结只剩下一步之遥。

  现在杀过去是最好的时机,一来他们内部的纷乱已经到了无法缓解的地步,哪怕面对外敌都再也难以团结一心。

  二来,大秦这许多年来通过贸易往来,通过滇地和安南国的前期渗透,早已经摸清楚孔雀王朝的具体情况,对其虚实了如指掌,陆路通道也早已走通。

  现在扶苏他们四人,各自率领麾下的能臣干吏,骁勇虎将,以及各自带领两三千心腹精锐士卒、与三四千户从神州募集的移民,还有嬴政担心四个儿子特别赐予的四尊机关巨人,浩浩荡荡,一齐攻向身毒之地。

  等他们打到了身毒这片土地以后,当场就是怒拍大腿,感叹真是来晚了,早就该来了!

  这地方怎么说呢,太好打了!也太好统治了!

  明明是土地肥沃,气候适宜,物产丰富,人口众多,文明也有可圈可点之处,但在统治和军事上就是不行!

  和神州的内卷不是一个级别的,这边的战斗力、意志力和组织度,不能说是没有,只能说聊胜于无,不堪一击。

  看着人多,实则一触即溃,没打就散了,妥妥的乌合之众。

  能挡住一波弓弩齐射还不撤的都少之又少,都算得上这地区的精锐了。

  而且这边底层人的生活,那是真的惨。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,纯粹的奴隶制,绝大多数底层人实在太惨了,根本就不算人。

第806章 大结局!

  他们四位生活在阳光下的皇子,哪怕是心肠最硬的豫德和云需,看了这边底层人的生活,都忍不住戚戚然,心生同情。

  而且这边的特色种姓制度更是让所有秦人大呼离谱。

  有一说一,世卿世禄都没这么夸张,底层人是毫无出头之日,真正的毫无出头之日,连努力和奋斗的资格都没有。

  而这边的人竟然习以为常,当做天经地义的事情,认为是神的旨意。

  要知道,扶苏他们,包括来的所有秦人移民,都是生活在嬴政治下的新时代。

  在大秦,即便你是平民,那也是能堂堂正正做人,有基本尊严的。

  虽然也是等级分明,但是即便是权贵,那也不是想要随意欺负平民就能欺负的,有律法约束。

  而且只要努力,就有机会通过军功、科举等途径逆天改命,实现阶级跃迁,拥有更好的生活。

  帝国的晋升渠道还是很多的,不是说不看关系,但是能力一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

  帝国有着完善的学习渠道,哪怕是最底层,只要刻苦努力,起码是能堂堂正正做人的,受到基本的尊重。

  那端方国公的事迹,可是激励着无数人刻苦努力,奋斗拼搏。

  帝国的许多官员,那可都是贫寒出身,正经八百从战场上杀出来,或者考上去的,哪怕是工匠,也未必不能高官显贵。

  哪像这边,种姓差一个级别,就是天与地的区别,随意羞辱欺负都没事。甚至剥夺生命,也没有什么后果。

  全世界都有等级制度,但是像这地方的种姓制度如此严苛、如此森严的等级制度,那也真是独一份的。

  但是这也未必不是好事,这边的人太好统治了,极其愚昧无知,不仅军事上好打,就连统治都容易。

  底层人对压迫已经麻木,只要给他们一点点希望和尊严,他们就会感恩戴德。

  只可惜,就是太蠢了,想要教化不是一代人能解决的问题,暂时还是只能借助宗教麻痹统治。

  这边的宗教和嬴政推行的神道体系颇有相同之处,尤其是转世轮回这东西,但是核心思想差距太大了,这边的宗教纯粹是为了统治而愚民使用。

  扶苏他们四人,个个感叹连连,怪不得这么容易征服,这边的思想内核就有问题。

  早知道这地方这样,这么好征服,那早就来了,何必在神都内卷得你死我活。

  但是这也不行啊,思想和制度必须慢慢更改,要不然靠这群货色,后世子孙永远没机会反攻神州啊!

  扶苏他们四人表示:父皇的伟大基业,就应该是自己的!

  原本他们是丝毫不敢大意,慎重无比,毕竟明面上这孔雀王朝也是非同一般的庞大王朝,但是万万想不到,纯粹是虚胖,一点能耐也没有。

  刚开始进攻,只是一轮弓弩齐射对面就全散了,他们还以为是诱敌之计,一个个慎之又慎,都不敢追击,生怕中了埋伏。

  结果发现,他们就真的就这么没战斗力,组织度极差。

  而且孔雀王朝内部联邦众多,彼此之间毫不团结,可以轻而易举各个击破,分化瓦解。这边不止是战力孱弱,对投降也丝毫没有心理负担。